Menu

文体旅融合赛道,流量转留量,新活力显新势。

    



近期,一场被网友亲昵地称为“苏超”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风靡网络,成为了热门话题。这场联赛的全称是“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”,虽然缺乏大牌球星的加盟,但每一场比赛的门票都供不应求,平均每场上座率近万人。

“苏超”的热度急速上升,点燃了江苏各地球迷的观赛热情,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气。常州,这个曾因连续的失利而受到网友调侃的城市,却巧妙地抓住了这波关注度。在5月31日端午小长假期间,常州举办了一场与扬州的足球比赛。为了吸引观众,常州向持有扬州身份证的游客提供了端午假期全市A级景区的免门票优惠。

在热烈的呐喊声中,一场足球比赛落下帷幕,但在人潮涌动的街头巷尾,一场旅游的盛宴正在上演。据报道,仅在端午假期期间,常州就接待了来自扬州的游客达15万人次。

常州的这一策略迅速在江苏其他城市得到效仿。“苏超”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出行热情,南京、连云港、苏州等地纷纷发布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游客,跟着“苏超”旅行的城市名单也越来越长。

在江苏的这一波文化旅游活动中,扬州的文旅部门也有所动作。他们计划将主场比赛日的6个周末打造成为一场场“苏超”文旅盛宴,力求使“跟着赛事游扬州”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新选择。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戴斌表示:“我们正通过政策、活动、产品等创新手段,努力吸引国内外游客。”

“因一场比赛,奔赴一座城”。当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体验相结合时,“赛事”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“赛道”。

在东北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,足球同样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。作为中国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地区之一,延边有着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。一家人有老人有孩子,也将足球当作一种文化来培育。目前延边已建成276个足球场地,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的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。尽管供不应求,但延边的足球场地租赁率依然高达95%。

如今,延边正凭借其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、国家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城市等三大“招牌”,用足球的魅力带动文旅活力。游客来到延边,可以约一场足球、喝一杯咖啡、完成一组唯美旅拍,或清空一份探店名单。数据显示,延吉市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接待了约306万人次的游客,实现了约43.6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。

与此同时,在河北省秦皇岛市,海洋的优势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。2025年ILCA亚洲帆船锦标赛在这里举办,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赛。为了将赛事“流量”转化为“留量”,激发消费活力,秦皇岛推出了“海陆联动”观赛体系及“赛事主题旅行”产品等创新举措。在今年的秦皇岛马拉松比赛中,参赛选手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大馅饺子,还可以到指定的餐饮机构用餐并享受优惠。据测算,这场马拉松赛直接带动了1.68亿元的消费。

此外,在宁夏银川市等地,“体育赛事进景区、进街区、进商圈”系列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中。当体育赛事与城市文旅相结合,形成从看台到景点的动线时,观众不再只是看客,而是成为了城市文旅的“主角”。这种“赛事引流—场景消费—口碑传播”的闭环形成后,文体旅的深度融合将为城市带来持续迸发的活力。

在贵州榕江县举办的“村超村晚”活动中,非遗节目“多耶”的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。这样的活动不仅展示了地方文化的魅力,也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。

综上所述,“苏超”等体育赛事不仅点燃了城市的热情,更推动了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发展。当体育与文旅相结合时,不仅能够带来短期的热闹与关注度,更能为城市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与文化繁荣。


【资讯关键词】:  足球  苏超  文旅  流量  秦皇岛马拉松